首页 资讯 > 正文

作家访谈 | 评论家、作家杨立元:《小镇传奇》为故乡写史

2023-08-22 12:01:06 河北出版传媒

在冀东有一座小镇名为唐坊桥,因一条煤河和一条铁路而兴。小镇居民中,打鱼捉蟹、修鞋打铁、刮脸剃头、唱戏杂耍各色人等皆身怀绝技,让人赞叹。评论家、作家杨立元以家乡小镇唐坊桥为主题,创作了50篇短篇小说,汇集成《小镇传奇》一书。该书是花山文艺出版社“一方丛书”中的一册。

在《小镇传奇》中,杨立元用直笔实录的写法,再现了小镇的历史风貌,刻画了一批性格各异的传奇人物。近日,河北青年报记者对杨立元进行了专访,请他分享《小镇传奇》的创作初衷以及小说创作背后的故事。

故乡是永远的港湾


【资料图】

用文字记录故乡历史

■记者:您退休后笔耕不辍,创作了多部作品,请问《小镇传奇》对您来说是否具有特殊的价值?

杨立元:著名诗人大解曾说,故乡是作家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源头。我从1975年离开家乡,在外漂泊多年,但故乡始终是我永远的港湾。故乡的父老乡亲、尤其是已经逝去的父母,永远在心中铭记;故乡的风土人情、陈年旧事,时时在眼前浮现,于是我将在故乡的记忆写成《小镇传奇》。

我搞文学评论也搞文学创作,迄今出版了40多部书,但这部书对我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。一是通过这本书向父老乡亲报恩。小镇是生我养我的地方,那里有我的衣食父母,是他们养育了我。到了退休之年,思之愈久,情之愈深,所以写出了《小镇传奇》。二是给小镇写史。唐坊桥已有140多年的历史,这部书留下了小镇在历史行进过程中的印记,可以成为小镇的编年史,也可以成为小镇的人物画、风情画、世俗画。

在故乡度过的时光

刻骨铭心、永生难忘

■记者:您在书中说故乡是您儿时的乐园、成长的家园,您曾扛起200斤重的粮食包、抬起几百斤重的盛河泥的大筐,这些经历对您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?

杨立元:我在故乡的这段时光,奠定了我一生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。我在那里度过了最美好的人生时光,留下了最珍贵的生命记忆。

上世纪60年代,我在故乡读完小学后,因为学校停课便参加劳动了。曾经看瓜、牵墒(牵牲口)、扛草,当过记工员、积肥员和现金保管员,逐渐学会了耕种锄耪,体验了“汗滴禾下土”的劳苦。

后来上了两年高中,毕业后参加了更多劳动。我曾经扛起200斤重的粮食包健步装火车和粮囤,挖河时与人抬起几百斤重的盛河泥的大筐起身便走。在生产队拔麦子、拔棉花柴我总是在最前面,于是我先后被选为生产队副队长、大队副书记,带领全村的青壮年去干挖河、建扬水站等重活,直到后来调到县里。

是故乡给了我吃苦耐劳、踏实肯干、迎难而上的劳动精神,成就了我教学和科研时积极进取、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韧性。所以说,故乡是我生命之根和精神之源,她给了我健壮的身躯、淳朴的性格,让我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,体悟到了生活和生命的真知。

写完这部小说集,有一种精神回归故乡的感觉,是那样的舒畅和愉快。我不仅写出了小镇人物的传奇故事,也诉说了我在小镇刻骨铭心、永生难忘的经历。

50个传奇故事

取材于作者的经历

■记者:在您的笔下,修鞋打铁、占卜剃头、唱戏杂耍,各色人等皆身怀绝技,请问这些素材是如何搜集到的?

■杨立元:书中写了带有传奇色彩的50篇小说,像占卜剃头、唱戏杂耍等是我亲眼见过的事情。那时在小镇经常能够看到唱乐亭大鼓的艺人以及变戏法、气功、耍猴、拉洋片等各种杂耍。如《好事者》中的主人公跟沧州来的练武术的师父学“手砍金砖”,收留唱大鼓书的夫妻到小镇演出等情节,都是来源于真实生活。还有书中提到的一顿可以吃十个馒头、六碗大米饭的“吃货”,他为了赢得4个窝头,把两个装满泥土、足有500多斤的大筐从河底挑到河堤;又如到饭店吃饭只要一碗大米饭就着盐吃的“吝啬鬼”,却在唐山大地震发生后,把准备给儿子盖房用的材料搭了简易棚让大伙儿住进去,这些事情都是我耳闻目睹的。

至于我出生以前的事情,则是从父辈那里听说的,实有其事,少有虚构(也可以说没有虚构)。如《李大头》中的车站副站长李大头的原型就是我姥爷,他当年和《小镇英雄》中的抗日英雄李保本联手,为打击日本侵略者做了许多事情。

此外,书中医术高超、古道热肠的赤脚医生,扶危济困、乐于助人的干妈,积极进取、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书记,大公无私、清正廉洁的小镇会计,热爱乡村文艺、积极活跃乡村文化生活的“歌唱家”等人物的故事,也多是我耳闻目睹的,他们是我人生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。

借故事中小镇的独有风情

弘扬地方传统文化

■记者:书中有很多涉及地方文化的内容,如乐亭大鼓、皮影、评剧等,您在书中提到这些是出于个人兴趣吗?

■杨立元:是个人兴趣的体现,也是想借此弘扬地方文化。我在小时候就与地方传统文化结缘。我们家族有个皮影剧社,我大爷、我大哥(书中《“神经”大哥》中的大哥)都是唱皮影的。皮影从每年的农历七月七唱《天河配》唱起,直唱到秋凉。我从小就耳濡目染,迄今许多皮影唱词还依稀记得一些。我大学毕业以后,还托唱皮影的“神经”大哥从邻村给我买来几个皮影的头茬(又称头梢,指皮影角色的头部,是皮影戏人物形象表现的重中之重),现在还保存着。

除皮影以外,我那时接触最多的还是评剧,如传统剧目《茶瓶记》《秦香莲》《画皮》等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与小镇毗邻的王兰庄剧团开始演现代评剧《智取威虎山》《红灯记》《沙家浜》等,我几乎场场都看。这些场景在《小镇剧团》《小落子》中都有详细的描述。我在书中写这些内容,就是想提醒人们不要忘了这些传统文化。

图片来自《小镇传奇》书中插图,绘者张建华

文/河北青年报记者贾立芳

来源|河北出版传媒微信公众号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宋璟

返回首页
相关新闻
返回顶部